管理前沿
联系我们

公司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白下高新区永智路10号
联系电话:025-85495790
邮箱:yourspaul@njwiseco.com

如何预判考核方案的效果-看这几点-一目了然

经常遇到一些企业,打算推行绩效考核,但是当一份考核方案摆在面前时,又犹豫不决,不知道该方案推行的效果到底会怎样。是符合预期效果,还是会弄的鸡飞狗跳人心不稳?心里没底,不敢下决断。

那么到底有没有办法来预判一份考核方案是否有效呢?

当然有。

作为一种来自实践的管理模式,有其成熟的理论体系与执行方法工具,当然也有显而易见的评判标准,只是很多人不了解。


那么到底如何预判一份考核方案的效果呢?一般从如下几个维度评判。符合这几条,一般推行起来,效果不会差,整体上也不会偏离预期。


1是否体现管理层意图


管理层的意图,即公司的意图。包括公司的目标、计划等,是否体现在考核方案中,这是决定考核导向的问题,必须旗帜鲜明。

绩效考核作为一项管理活动,必须服务于公司管理目标,体现管理层意志。否则,管理层都不乐意,还怎么推行变革?


2、指标是否切合实际


“做什么,考什么”,考的就是他做的,才有切肤之痛,才有鞭策力,否则就是隔靴搔痒。切忌指标与实际工作脱节,形成“两张皮”。指标不落到实处,是很多企业绩效考核失败的通病。所以,指标的设计环节,必须深入管理层、部门、岗位,做实做细做透。


3、参与程度是否则足够

考核方案,是否体现“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”相结合的原则,是否让各部门人员充分参与。一般来说,各部门充分参与制定的指标方案,推行起来,基本没有阻力,谁会反对自己参与制定的方案呢?反之,如果是HR闭门造车做出来的方案,其科学性、适用性很难保证,同时未经部门讨论,接受度较差,所以基本很难推行下去。


管理学上有个“参与式管理”,应该予以充分体现。


4、考核方法的客观性


考核的计分规则、评分标准、流程等,必须专业、科学,能够实现客观评价,而不是“看人下菜碟”。如果采用主观打分的,就不要抱有幻想了,表面上看是简化了操作,但结局肯定是流于形式,不会有例外。



5、利益挂钩的合理性

各岗位序列的员工,考核结果如何与利益挂钩?风险与贡献是否成正比?薪资的浮动部分、固定部分,如何设计?年薪如何挂钩?职级职位的调整与考核是

否正相关,等等,必须合理。否则,干的好干的差一个样,丧失公平性,丧失激励效应。


6、考核方案的简约程度

一份成熟的考核方案,必定是简约易操作的,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。管理方案是实实在在的事,需要投入资源实施,太复杂的方案,不仅适得其反、也是对资源的浪费。这就是一些华而不实的方案失败的原因。越是前端吹嘘的花哨高大上,越是后端执行的很难看。


一份好的管理方案,一定是简约、系统性强,突出核心的。


7、与企业文化的适配性


企业文化对管理方案的成败,影响之大之深,几乎是决定性的。尤其是传统习惯势力的影响,各类组织变革,无不充分重视。

大到邦国,小到商贾,欲求变图强者,均须仔细谋划,以达到乘其势、借其力、而毕其功。(图略)



8、执行团队的素养

人员的执行意愿、对方案的理解程度、专业能力,直接影响管理方案的执行效果。再好的方案,无好的执行团队,也会大打折扣。这点在一些平庸氛围浓厚的企业,特别常见。

任何方案,都需要有力的团队去推动执行,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。否则,很容易做成“夹生饭”。

所以,方案推行之前,执行团队的选拔与能力培养就极为重要。



如何评判一份绩效方案的效果,对照以上各点,基本一目了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