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企业文化背景下,如何实施绩效管理?
做过绩效实操的都知道,企业文化,对绩效体系的实施落地,其影响,几乎是“致命性的”。那么,在不同企业文化背景下,如何实施绩效管理工作呢?关注点是什么?
(1)平均主义/好人文化
平均主义文化下,企业要的不是激励鞭策效果,而是维稳”平衡”。
这类企业一般以国有企业居多。这种文化氛围下,绩效体系就不能一味追求科学、严格。否则,用起来员工会“炸毛”,甚至还没用,就先炸了。这是管理层不愿看到的,也不好收场。
所以,此时的绩效管理方案,从指标设定、到流程,到利益挂钩机制,都要“稳”,在吃透领导意图下,要跟部门头头们过,先捋清他们的“责任田”,以确保能推下去,不炸锅再说。否则,炸了,领导首先就把你毙了,他可不愿意弄的鸡飞狗跳。当然 ,领导也会恩威并施的,尤其对刺头,他也要改革能够推下去,只是要力度合适,不影响大局。
(2)狼性文化
这种文化下,是高度追求效率的。要让“雷锋”拿钱得好处,要让南郭先生显形。来不得含糊。这种情况下,什么末位淘汰都是常规手段了。他有这个文化基础,所有员工的认知都统一了:干多干好多拿,干少干孬惩罚。
这种文化下,要把绩效方案尽可能往专业里做,往科学规范里做,都能消化接受。
(3)老板文化
这个其实不能称之为文化,就是老板说了算,一切以老板意志喜好为导向。很多这种老板手底的HR是头大的。尤其有些老板,一会一个主意,思路飘忽不定,一会东一会西。
这个考核,你说怎么做?只有好好琢磨老板的指示,方案老板认可就行。理想化的千万不要搞,挨累不讨好。等待老板知识结构进化吧。
(4)创始人团队文化
水泊梁山是什么文化?这个可不是简单的草台班子,团伙文化。看他的108将的来历,个个都是大有来头,有来自官宦世家的卢俊义、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、贵族血统的小旋风柴进……,都是不得志的才俊。可以说,这个团队的职业素养是相当高的。加上军师吴用、公孙胜等谋士制定了合适的策略纲纪,这个团队有强大的凝聚力、高度的认同感、抱团意识。
这种氛围下,推行任何规章制度,不在于系统本身,而在于带头大哥的号令力度。大哥义旗一举,兄弟们一呼百应,百姓们赢粮而影从。制度法令,只是辅助。
但是到了后期,规模渐成、江山稳固的时候,论功行赏,就是必须的了。否则,创始团队的纷争会是很大的内耗。此时,股权激励、薪酬考核,等各种规范管理措施,都必须跟上了。
这在一些高科技创业团队,比较多见。
(5)理性文化
这种组织的职业化氛围相当好。企业经过长期的管理打磨,能接受任何现代的科学的管理理念与方法,比较成熟。员工也被此种高度职业化的文化同化,对待任何事物都比较理性。对工作优劣的奖惩,对基于绩效评价的结果调整,都理所当然地接受。没什么需要多说的。这种企业文化下,任何管理措施推行,都容易得多,至少不会遇到理念上的阻碍。
总之,任何文化背景下,都不要理想主义,不要死抱原则,不要书呆子气。企业管理本身就是讲究科学与柔性并用的,能解决企业问题的,就是合适的,生搬硬套于事无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