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理的时代特征
按:笔者长期辗转于管理咨询一线,对各类经济组织的发展变迁深有感触,对各类企业的管理痛点感同身受,对社会技术进步及组织管理的现状与未来常有思考,特撰此篇,内容不涉及方法论,管中窥豹,以期抛砖引玉。
很多读者会有一个感触:现在看德鲁克的《管理的实践》,会发现很多案例已经老旧,读之感觉与当下社会实践不符。这毫不奇怪,因为管理是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。管理理论与实践也必须与时俱进,不能一味因循守旧。
1、早期的社会组织管理特征
早期的自然经济时代,社会生产方式以农耕和手工业为主,由于社会科技低下,社会组织属于简单的抱团生存,只有简单粗略地分工。比如早期的部落、手工业行业协会。这时期的组织管理也是以粗略大致的、早期的集体经济管理为主。
这个时期组织管理的主要特征是:笼统粗放,管理的各项职能还没有完全拆分开来,缺乏精细化。
概言之,早期的组织管理,就是原始的集体经济管理。
2、两次工业革命后的管理特征
到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,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,各种行业产业蓬勃出现,产业链分工越来越细。为了适应这种社会进度,组织管理也随之进行了细分,拆分出各种职能管理。
这个时期的管理活动之所以要细分,是因为当时的信息化手段、人的管理幅度、人们的管理能力以及沟通的手段能力等,还无法驾驭、整合那么多产供销人财物事务。而这些事务工作,又都是必要的,所以管理职能,也就进行了细分,以实现精细化管理,确保组织的运行效率。
这个时代的中后期,信息化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,各类管理软件也广泛应用在社会各领域。如ERP、OA、各类功能性软件等。软件的使用,使管理职能的细分更加分明和深入,同时管理者也希望借助软件技术,打通业务与管理的条块边界壁垒,比如部门壁垒、业务流程节点等,以此来提高业务运行效率与缩减信息沟通的时间成本等。由此也促进了软件向大而全、集成化方向突破。
在硬件技术方面,典型的如工业机器人已经大规模运用于汽车制造、装备制造、电子元器件制造等各类领域。
信息化软硬件技术的突飞猛进,为后来的人工智能奠定了足够的技术基础。
顺应此时社会组织管理的精细化趋势,管理理论也产生出现了各种流派,比如古典学派(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)、人性理论、战略管理理论、组织行为学、系统理论、权变理论,还有各种关于组织、群体和个体的研究理论成果等。
这个时期,组织管理的显著特征,就是职能分工越来越精细,管理理论与实践呈百花齐放的态势。我们称之为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,管理的战国时代。
德鲁克的理论就诞生于这个时代的中后期,是西方传统管理理论的集大成者。
3、当代组织管理新趋势;人工智能技术催动大一统时代到来
这个时代早期的组织管理特征是:扁平化、网络化、去中心化、一线授权等,这些管理实践对组织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贡献。
诸如华为的铁三角、英特尔的网络型组织、一些集团的大中台、互联网企业的抢单模式等,
但无论是华为的铁三角,还是其他一些企业组织的管理变革,都还是对传统组织管理模式的优化,通过改良,使其边际效用最大化,并不是全新的管理模式。
完美的决策者们呼唤真正的基于智能化的敏捷高效组织。
今天,在智能化技术迅猛发展的加持下,组织业务与管理的壁垒纷纷被打破,出现了高度整合的新趋势。决策者们借助AI技术,有望实现将充分授权与集中管控完美地相结合、把去中心化与强力中台完美地结合。
传统的职能管理方法与理论,逐步出现了不适应时代的无力感。
在不少企业,组织管理的很多职能,通过智能手段的运用,已经能够只保留少数单元来进行统一操作即可完成。
可以预见的是,人工智能(AI)将逐步取代传统的信息化与手工操作,大部分程序性的、机械重复的管理工作,将主要由人工智能完成。像财务管理、人力资源、计划采购、物流管理、生产管理等等这些传统的职能部门,在人工智能手段成熟之后,部门边界划分将会被打破、被重新整合。
也许在不远的将来,一套管理职能被高度简化整合,仅保留少数核心管控职能的,基于智能化的、统一的、高度集约、高效的组织系统,将呈现在决策者面前。
人工智能(AI)技术的突飞猛进,推动着这种趋势成为可能。至少在系统性工具层面,是可期的。
管理领域的一个崭新的局面或将出现:组织管理将进入基于智能化的大一统的时代。
这个时代组织管理的特征:智能化、高度集成、敏捷反应、快速迭代、实时共享、大数据、
高效管控,以及基于此的零失误决策(理想状态)。
4、新趋势下,人在组织管理中的角色
在人工智能时代,职能管理的转型是势在必行的。组织需要更多地是复合型人才、复合型的技能。诸如像人事、财务等一些传统的所谓管理职能可能会被整合精简,这就需要岗位的从业人员须精通相关的多门技能、专业知识,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模块。一些低端的操作性、事务性的岗位也将完全被AI所取代。
相关的一些计划、采购、生产等职能,也并不会消失,还是会存在,只是因为智能化手段的出现,由少数人就可以实现操控。那么作为智能系统的操控人员,理所当然地需要懂得相关的专业技能,才能更好的支持这些系统。
一个现身说法的案例,就是京东集团。
京东集团引入AI之后,它的职能管理系统裁员50%,那么保留下来的是哪些人?当然是一些要管理这些系统的人,以及需要运用人脑进行分析的,无法进行智能化的部分。比如企业的战略分析、一些定性的分析、运营管理等,这些仍然需要高素质、高知识、高技能的人员来进行担任。
5、人工智能时代的管理理论创新
在人工智能时代,生产仍然需要,销售仍然需要,行政、人事、财务等管理职能仍然需要,但是,因为不同的技术、支持的模式、职能组合的模式,已经发生了变化,那么,也随之必然会出现新的管理理论,用以指导和推动社会生产实践。
目前已经有一些专家学者在进行探讨、摸索。试图找出新经济技术形式下管理的特征和新的管理理论。也许会出现类似新型多元化理论、管理大一统理论之类,尚未可知。
6、小结
由初始的粗疏的统一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的管理职能的细分,再到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的重新整合,组织管理的发展历程,也是人类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历程:由“小农经济”,走向“集约化”,走向“智能化”。
其中社会技术的进步,起到了极为关键的推动作用。譬如机械化使农业生产由分散转为集约化,信息化使管理由细分转向集约化,AI技术使组织管理走向智能化下的大一统。
所以,管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。管理永远是社会技术进步的体现者、应用者和推动者。
上一篇:中小企业考核体系搭建要点
下一篇:如何解决薪酬的公平性问题